中国金融洞察/科技突破,抢角可期\凌坤
2025-10-18 09:19
近10年来,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令世界瞩目。可谓是一个史诗般的过程。应该更深入地分析其演变,以帮助为未来的晋升决策提供信息。还应该记住,中国的追赶是从基础薄弱开始、追赶的过程很漫长,所以取得的成绩尤为重要。从几个具体案例可以概括出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一是落后并迅速赶上。例如,在航天技术方面,中国于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了太空时代。当时美国已经把人送上月球了,差距很大。但现在,大约55年后,中国在太空力量的综合能力方面仅逊于美国。与美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载人登月、探索太空等项目上n 个遥远的行星。卫星北斗系统商业定位的发展尤为突出。 20世纪80年代,当美国和苏联的卫星系统阵地部署在天空时,中国从梦中惊醒,开始讨论相应的事宜。直到1994年,该项目才正式立项研发。 30年来,先后研制了北斗一号、二号、三号等三代卫星。其中,第三代59号、60号卫星于今年年中发射,完成了三号系统的扩容。 2000年推出的第一代只是实验性的,没有实用能力。 2012年推出的第二代实用但功能不全。 2020年打造的第三代功能齐全。更令人惊讶的是,根据美国和国际专家的评价,被认为比美国 GPS 更先进,并且只有中国和美国的系统具备该范围的功能。中国在通信、探测等其他商业卫星的研制上也达到了先进水平,在空间通信的实现方面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研制了类似“星链”的“千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创新追赶,而不是盲目跟风。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特征是依靠创新赶超。不盲目追随国外先进水平。它利用了后来者的优势或引入了碧兰技术的补充以进行自主变革。例如,在探月任务中,中国不仅继美国和苏联之后,成为第三个在不进行无人飞行任务的情况下登陆月球的国家,而且也是第一个到达月球背面并采集样本的国家从月球背面。再比如,北斗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并没有照搬美国的GPS。北斗具有短信功能,对于应急通信很有用。它还采用了不同轨道星座的混合模式,有利于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再比如,对于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电池,比亚迪扩大了铁磷技术的开发,与特斯拉首先采用的日本钴技术不同,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创新而不是照搬自主开发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和领先技术竞争。它还有助于提供新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并通过增加替代品来避免类似竞争。最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第三个关键特征是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引领和持续发展。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推进。比如北斗系统,在第三代星座建成后,计划在2035年建设新一代更先进的系统。事实上,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明年将完成重大技术突破。因此,预计2030年之前即可开始网络部署,确保2035年完成计划。在探月方面,已经计划在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并正在积极规划和研究建设月球基地。相反,美国走走停停,科技太政治化。由于冷战期间载人登月的需要,这项计划一度陷入停滞。 GPS的发展也是在北斗出现后才匆忙发展起来的。美国如果这样做,将给中国进一步追赶和超越的机会快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