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两位欧洲政要同日访华!您如何评价今年中欧关

2025-11-11 10:13

11月10日,两位欧洲政要将于同日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其中之一是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行程需要4天。除北京外,他还将前往成都。这也是西班牙国王18年来首次访华。另一位是挪威外长艾德,他的行程是2天。此访恰逢挪威政府连任,体现了奥斯陆对中挪关系的高度重视。两国元首此访有哪些亮点?站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今年中欧关系走向如何?它要去哪里?来自西班牙的信号:相互信任 即将访华的费利佩六世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有着非凡的经历。拥有系统的国际政治、国际法教育背景,并在美国深造;他曾在陆军、海军和空军服役;他能流利地说五种语言;他以运动员身份参加过奥运会……而这次访华将为他的履历添上一笔——这是他登基以来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西班牙国王18年来首次访华。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李强总理、赵乐际委员长将分别会见。 《环球时报》援引西班牙《国家报》报道,费利佩六世此行将访问成都和北京,并分别出席两场经济论坛。有评论认为,尽管美国一再警告,西班牙仍在积极寻求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近三年来3次访华(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并表示西班牙不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崔洪建 职业选手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级研究院教授表示,此次访问有很多背景。首先,相比中国与欧洲其他主要国家的关系,中西关系的稳定性更加突出。此访也恰逢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两国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取得诸多成果。第二,中西应加强双边务实合作,特别是能源创新等领域合作。中国在西班牙的多个投资项目已经确定,包括CATL电池工厂和Energy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此访的亮点包括:一是中西方如何继续保持双边关系高水平发展。与苏姆外交不同看来,西班牙国王此次访华并不着眼于具体政策层面,更多的是传递政治互信信号、展现双边关系大格局。 “这也表明西班牙和中国加强了对话和交流,不仅在政府层面,而且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崔洪吉说。二是如何扩大互利合作。崔洪建表示,腓力六世可以前往成都等地。它可以发送两个信号。首先,此访超越了纯粹的政治接触,更具有促进两国人民交往的意义。因此,西班牙国王希望对中国首都以外的其他城市有更广泛的了解。其次,西班牙也将根据对华合作项目和亮点,综合考虑推动项目和改善民意等因素,选择相应出访目的地。中诺威根合作:除了萨蒙之外,人们的注意力转向挪威外长对中国的访问,这也是增进互信、深化合作的一次旅行。今年9月挪威工党领导的政府连任后,艾德外长迅速访华,凸显了挪威对对华关系积极务实的态度。崔洪建认为,中挪两国曾因意识形态问题存在冲突,但近10年来,关系变得更加稳定并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与北欧国家关系中,中挪关系的稳定性进一步凸显。 “艾德访华期间,一是观察双方如何保持中挪关系稳定,二是观察如何深化具体合作,比如海洋、能源、贸易区谈判等领域的合作。”一些c评论正在收获中挪合作无非是三文鱼。两国经贸合作重点关注渔业和农产品出口、数字经济、供应链稳定等。就在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期间,传来了一些好消息:挪威新鲜蟹饼有望出口到中国,挪威也在推动焦糖奶酪对华出口……绿色发展和创新也将成为两国外长会谈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动汽车制造商不断向全球市场扩张,挪威有望实现到 2025 年所有新车均为电动汽车的目标。双方合作在很多领域具有互补性。中欧关系四大特点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关系正站在又一个关键历史关口。洛回顾多年来中欧关系,崔洪建认为,体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全面。今年,中欧双方接触和务实合作水平较高,但在电动汽车关税、稀土、乌克兰等问题上也存在矛盾。可以说,在外交、经济、产业投资、安全等各个领域,双方的共识和分歧已经摆到桌面上,呈现出中欧关系的全貌。第二是复杂性。中欧关系很难用单一概念来定义欧盟,我们只考虑整个中欧关系的竞争因素。事实上,虽然过去10年中欧关系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包括中国和欧洲权力更迭给欧洲带来的危机感、主要权力关系的调整等),但中欧关系在不断变化。处于必要的调整阶段。这种复杂性在中欧经贸关系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加大对华限制,但同时交流也升温。中欧就稀土出口许可问题建立了“特别沟通机制”,商务部与欧盟委员会将举行“升级版”稀土出口发布会,显示双方尽管存在分歧,仍保持务实协调。 8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有关安世半导体问题的提问时表示,中方同意荷兰经济部派人员来华磋商的要求。三是调整。中欧都在寻找适应形势变化、更好满足双方需求的一体化新模式。现阶段合作领域中欧双边关系的问题和分歧将暴露出来,未来4-5年将是评估双方如何适应变化的观察期。 “中欧关系的发展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充分体现合作的方面。”崔洪建表示,与中美关系涉及战略博弈维度不同,中欧关系是在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在逻辑形成的。中方始终认为,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和地缘政治冲突。这段引言指出,双方合作大于竞争,一致大于分歧。这不仅涉及欧盟内部成员国立场的协调,也涉及大国利益的平衡。崔洪建称欧盟使用“三点规则”在政策文件中将中国定位为“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对手”。 “但首先,我不认为这已经成为中欧关系中不可改变的事实——双边关系的塑造并不是由一方决定的。中国在这方面正在变得更加主动和塑造。” “其次,欧洲国家并不一致支持‘三分之三规则’——很多国家希望对华政策体现灵活性和自主性,避免因‘三分之三规则’的制约而僵化,”崔洪建说,“总之,一切都取决于人为的努力。中欧关系是生动而丰富的,其发展将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谈及中美欧三边关系时,崔洪建表示洪建认为,特朗普上任后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影响仍需较长时间的观察,看看是否真的意味着什么。为中欧关系做点事。呈现得更全面。两个起点不容忽视。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原标题:》深|两位欧洲政要同日访华!您如何评价今年中欧关系? 》栏目编辑:杨立群 标题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张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日报和视频,如有)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admin@baidu.com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