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张伯驹得知“中秋领带”和“博源领带”的消息后,向国家汇报,帮助国家收回了两项国家资源。图为9月29日,观众在故宫宫廷观看《博缘帖》《梦舒宫妓》、王时敏的《山水》、蒋廷熙的《吉祥菜》。张伯驹怕国宝消失,想要收藏,便向琉璃厂回古斋的主人刘春农请教,这将成为他和他之间的障碍。当时,郭宝昌开出了20万元的价格。张伯驹先交了6万元定金,将画撤走,并同意在一年内付清余款。 1937年7月事件爆发,日本全面进攻中国,北京遭到金融封锁。张伯驹这里是nakulOng,上海盐行的汇款无法汇出。另外,之前购买“平福贴”需要花费巨额资金。无奈之下,张伯驹只好将“中秋领带”和“博源领带”还给了郭宝昌。其余四幅书画交纳了6万元押金,归还张伯驹收藏。 抗战胜利后,张伯驹先生仍对这件书法的两件珍品钟爱有加。当时郭宝昌去世,其子郭昭君继承了藏品。后来,由于急需用钱,他把两件字画珍品借给了香港一家英国银行。张伯驹得知此事后,赶紧写信给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建议国家予以修复。看着数额巨大,必须得到周恩来总理的特别批准。 1951年,国家文物局最终以35万港元购得两件书法珍品(当年香港94.5%黄金最高价为347港元/两)并提供给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1953年,出于对毛主席的尊重,张伯驹赠送了“上阳台李白领带”。毛主席返还一万元作为奖励。 1957年,张伯驹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一件《上阳台领带》供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