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共创共享/民企遗产面临“三座大山”挑战\葛俊

2025-10-19 09:10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娃哈哈创始人、著名商人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第二次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职务。不管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也带来了很多民营企业家担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继承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在时代变迁中继续为我们的业务寻求第二次和第三次增长机会;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新老领导人平稳平稳过渡。如何完成传承,可以说是创业者急需的必修课。为什么说很接近呢?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大多年龄在60、70岁,家族企业面临交接。据2023年公开统计,沪深证券交易所近4000家民营上市公司中,变化中,超过50%的董事长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其中65岁以上的董事长超过300人。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统计,我国民营企业80%以上是家族企业,大部分已达到第一代、第二代密集传承阶段。这些数据意味着,未来5到10年,将不得不有更多的第二代人接管公司,毕竟第一代人的退休时间已经临近。说继承难,难的只是选择一个替代方案;但说起来很难,因为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它能活得更久更好,就看能否成功地传承到业务上。确实,一个家族企业想要传承到第二代并不容易。根据麦肯锡 2013 年的一份报告,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与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工作年限完全相同; 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给第二代,但能够传到第三代的不到三分之二,能够传到第三代的只有13%左右。这可以说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富贵不超过三代”。权力的取消和金钱的划分并不是最困难的问题。之所以出现传承问题,企业家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未来,还因为长期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在传承方面做得不够好。第一,大家都忙着攻城掠地,无暇考虑传承;二是大家减缓传承难度,准备不充分。当我发现有必要考虑汽车时围绕这个问题,我不得不面对传承的“三座大山”,即权力、金钱和人。第一座大山是去中心化。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家不想将权力交给下一代,而是公司实行集中权力制度太久了。当代表掌权时,大家都会不适应,管理就会混乱。 A第二座大山是资产分配。当股权发生变动时,家族内部就会发生争斗,甚至家族会告上法庭。第三座大山是人的选择。选择合格的孩子来覆盖是很困难的。对于那些有资格但不想接管的孩子来说,这很烦人。如果非家族成员当选接任,他们也可能面临信任危机。三座大山之中,权力的传递和金钱的划分确实不是最困难的,因为权力和金钱都可以建立系统。最大程度规避风险的条款和政策。比如,在放权方面,建立适合公司情况的交接机制,如联合CEO制度、家族委员会等,中国“饲料大王”刘永好将新希望集团交给其安美女儿刘畅,并任命刘畅为高管团队。这些系统就像搭建一座桥梁,顺利传递商业理念、价值观、权力、资源、人脉等,帮助人们安全到达彼岸。对于金钱的分配,有时人们难免会感到担忧和困惑。毕竟,这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不过,依靠外部专业力量可能更为客观。例如,香港很多家族企业通过信托管理家族资产,并利用制度来保证“一家人有饭吃”。继承孩子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但“人”的问题涉及到很多非技术因素,比如传承意愿、管理能力强弱、家庭情感、利益纠葛等,以及经营理念和认知水平。这些是无法通过系统设计来判断或解决的。既然“人”是最可变、最不可阻挡的,那么如何传承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一代人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如果他们的孩子不参加或不能参加,这并不意味着失败。美的创始人香健将公司置于职业经理人方洪波的领导下,成为白色家电全球第一;方太集团通过家族委员会和董事会将家族事务和企业运营分开。这些都是成功传承的例子。事实上,把业务交付给更专业、有能力的人,是企业和家庭最大的责任。更何况,很多职业经理人都是为企业打拼的老下属。他们的老板已经很多年了。他们已经融入公司很长时间了,可以信赖。虽然选人是最困难的,但只要记住传承不要紧握,而是要不断传承,布局到位,接力棒的交接自然会顺利。 (作者为天久企业服务董事长兼CEO)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admin@baidu.com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